拿粗挟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á  cū  xié  x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ake trouble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拿粗挟细”的成语拼音为:ná  cū  xié  xì,注音:ㄣㄚˊ ㄘㄨ ㄒㄧㄝ ˊ ㄒㄧˋ,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楔子:“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,拿粗挟细,揣歪捏怪,那一个不知我的名儿。”,基本解释:拿:刁难;挟:挟制;粗细:指大小粗细之事。比喻寻事生非;挑剔冒犯。,例句:魏晋时期,王导写下了一篇《策杖》,其中有一段描述:“公卿曾在称废燕后,然后乃徙大司马帐于废燕之西,当燕之故民,乃发牛马千有馀,以帐糂浇阶;于今嵇康尚书为忠臣,始从叔尚书亦为义士,更以老邺乡其死沮献之志,而谓治馀废燕为帐。”这里的“乃发牛马千有馀,以帐糂浇阶”就是一个“拿粗挟细”的例子,意指用粗暴的手段对待细微的事务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á  cū  xié  xì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ㄣㄚˊ ㄘㄨ ㄒㄧㄝ ˊ ㄒㄧ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ake trouble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拿:刁难;挟:挟制;粗细:指大小粗细之事。比喻寻事生非;挑剔冒犯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楔子:“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,拿粗挟细,揣歪捏怪,那一个不知我的名儿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魏晋时期,王导写下了一篇《策杖》,其中有一段描述:“公卿曾在称废燕后,然后乃徙大司马帐于废燕之西,当燕之故民,乃发牛马千有馀,以帐糂浇阶;于今嵇康尚书为忠臣,始从叔尚书亦为义士,更以老邺乡其死沮献之志,而谓治馀废燕为帐。”这里的“乃发牛马千有馀,以帐糂浇阶”就是一个“拿粗挟细”的例子,意指用粗暴的手段对待细微的事务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