亢极之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àng  jí  zhī  hu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ang Ji's regret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亢极之悔”的成语拼音为:kàng  jí  zhī  huǐ,注音:ㄎㄤˋ ㄐㄧˊ ㄓ ㄏㄨㄟˇ,词性:作宾语;比喻盛久必衰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《周易·乾》:“上九,亢龙有悔。”《晋书·齐王冏传》:“今明公忘亢极之悔,忽穷高之凶。弃五岳之安,居累卵之危,外以权势受疑,内以百揆损神。”,基本解释:亢:至高的;悔:灾祸。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,否则会失败而后悔。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。,例句:战国时期,楚国大将项羽在刘邦建立的汉朝面前,感到极度后悔自己当初没有直接攻破咸阳,自立为王,而选择了封刘邦为汉王。他后悔莫及,可惜已经晚了。这就是“亢极之悔”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àng  jí  zhī  huǐ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ㄎㄤˋ ㄐㄧˊ ㄓ ㄏㄨㄟˇ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宾语;比喻盛久必衰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ang Ji's regret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亢:至高的;悔:灾祸。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,否则会失败而后悔。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周易·乾》:“上九,亢龙有悔。”《晋书·齐王冏传》:“今明公忘亢极之悔,忽穷高之凶。弃五岳之安,居累卵之危,外以权势受疑,内以百揆损神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战国时期,楚国大将项羽在刘邦建立的汉朝面前,感到极度后悔自己当初没有直接攻破咸阳,自立为王,而选择了封刘邦为汉王。他后悔莫及,可惜已经晚了。这就是“亢极之悔”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